12月6日晚,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大约1.2万亿元资金,距离上一次降准不到半年的时间,上一次降准是在7月份,也是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大约1万亿,而这次比上次的资金多了2000多亿左右。这对市场来说,绝对是一个大礼包。

那么,全面降准之后,带来哪些利好?房价会上涨吗,对建筑行业又有哪些影响?

释放资金直接利好房地产和购房者

今年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信贷收紧,买房者申请房贷放款的周期拉长,房企回款压力变大,现金流减少。而降准之后,对于房地产和购房者也是利好,因为银行贷款发放对象是倾向于房贷的,而且现在国家要求“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良性循环的内涵之一就是信贷不能断,所以,要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

所以,预期银行拿到的降准资金会有更多用于支持房产信贷,因此,刚需购房者申请贷款周期会变短,更容易,房贷利率也有望下降,对于刚需购房族是利好。

不可否认,信贷是房地产的生命线和咽喉,遏住信贷的咽喉后,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调整,房价开始下降,一些企业开始促销。而现在对于房地产支持的信号明显加强,随着信贷松绑,房地产信贷恢复正常有序发放,那么就有助于房地产的销售,房地产市场有望从至暗时刻中走出来,实现企稳回升。

所以,预期2022年房地产市场会比2021年好很多,房价会有上涨的动力,但也不会大幅上涨。因为国家希望房地产要稳,避免大起大落。

而在降准进一步利好消息下,房贷是否有望进一步松绑的可能?市场普遍认为,降准的主要目的依然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一定程度缓解银行的惜贷情绪,同时对房地产基本面起到进一步稳定作用。从房贷层面看,购房者“贷款难”问题或将得到缓解。降准过后,银行贷款环境相对宽松、可用于放贷的金额增加,有可能推动中短期房贷利率走低。

但一位股份行对公业务相关业务负责人同时指出,对房地产不可过分乐观,如今的政策是保交房,维稳而非放水,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不变,困于贷款的刚需购房者可以留意接下来的窗口期,但在当前房贷政策下,投机者的空间依然很有限。

降准直接利好建筑企业

有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的就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而房企,中介,房屋租赁等直接与房地产相关的就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在严厉的调控影响下,深圳都出现了二手房月成交量不到2000套的现象。房屋中介关门现象增加,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就业受到影响,大型房企经营困难导致裁员等等一系列关联问题,这不是领导层希望看到的。

2021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的不乐观对市场和实体企业预期冲击较大。降准能释放出锁定在央行的低利息存款资金,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加货币的流动性。降准释放的可贷资金有望流入到实体经济中,能起到提振投资的作用,对建筑企业构成直接利好。近几年来看,每次降息或降准后一天,建筑行业的日涨幅基本上是优于沪深300指数的。

1、有望提高建筑企业的资金效率。

除了在行业容量(即提振投资)方面直接利好建筑行业和企业,在业主资金周转速度等方面(从而影响建筑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成本),也构成对建筑公司的利好,其单位货币资金可撬动的收入规模将会更大。

2、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超预期。

    继续看好整个建筑行业:我们一直认为,经济、投资下行压力较大,任何提振政策都很难脱离投资和建筑,在强调转型的今天,政府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对外“一带一路”、对内提振基建算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持续景气的领域,因此对于2021年,建筑行业首先应会有相对收益;同时,不论是高杠杆压力带来的大建筑公司再融资行为、还是中型建筑企业的市值管理行为、抑或企业家精神驱动下的民营建筑企业的转型行为,都将使得他们加强管理、提升业绩,我们有望看到在投资增速向下、行业景气向下时的建筑企业盈利纷纷超预期!

降准利于基建市场行业景气转好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几个主要组成成分中,制造业投资、地产投资的增速下行已经成为部分投资者的共识,大投资链条的相关行业估值也受到一定压制,相对来说,基建投资的景气度和趋势性要相对强一些。考虑到明年专项债发行时间较今年将会提前,明年初的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有很大改观。

近年来,宏观发生了一系列事件,比如人民币的贬值、降准、提前下发2020年地方专项债额度等等,它们或将有利于建筑企业走出国门开拓业务、或将降低建筑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甚至直接提高基建市场容量和景气度,这些变化是逐渐累积的,理应逐渐反映到建筑公司、尤其是基建相关公司的经营层面和业绩变化中。甚至,不排除在宏观经济形势逐渐稳定的同时,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可能性,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有望再次获得实质推进,在建筑的角度利好相关上市公司。

建筑反弹仍在路上。当前建筑行情反映政策边际改善下的估值修复,未来建筑行情能走多远主要取决于:政策持续回暖+行业基本面支撑+上市公司业绩释放。

(作者:建云科技 图文来源于网络整理 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