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打造“中国建造2035”的背景下,总结了国内建筑信息化发展历程,展望BIM及技术衍生的应用前景。随着建筑人工费不断提升,低碳等新需求的催化加速了行业信息化进程,住宅产业化成为房企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如BIM+、智慧工地等产品的推出,为房地产开发链条的各个阶段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传统业务中劳务短缺、能耗高、质量及建造周期不稳定等缺点。因而积极探索数字化科技的房企及物企,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建筑信息化“箭在弦上”,低渗透率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建筑业利润率与产值规模错配,数字化转型空间富足。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总产值与其他制造业相比呈现工程建设组织方式落后、利润率水平低、利润与产值规模严重不符及数字化水平低等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国内建筑业总产值为29.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5.6%,相较2020年有所下降,同比增速为11.1%;2021年利润总额为8554亿元,产值利润率为2.9%,且产值利润率近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麦肯锡研究显示,22个行业中房地产和建筑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分列18、22位,而这也意味着建筑业在信息化水平提升上有巨大发展空间。

  打通建筑生命周期信息共享,BIM市场有望于2025年突破500亿
  建筑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的创建、管理、共享,BIM技术介入项目全生命周期,主要是打通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设计、招投标、施工和运维)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应用端BIM落地情况特征在于:

1)资金成本投入大:2021年投入超过100万的公司达到44.8%。

2)企业逐渐注重建立自身的BIM能力:2017~2021年公司通过成立专门组织进行BIM应用的比例从46%上升至76.8%。

3)BIM+成为发展趋势:与其他技术的集成应用有助于拓展BIM应用范围,纵向项目理深度融合,横向延伸向工程的全价值链,如BIM+VR、智慧工地等。
  该行对国内BIM市场空间规模进行了预测,分别从①产品市场、②应用市场、③培训市场、④运维市场共四大板块进行市场空间预测,预计2022~2025年规模总计为258.4/324.5/409.1/51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0%/25.6%/26.1%/26.7%。

  房地产:“竞品质”推动智能建造,数字化转型助力降本提效
  考虑到近期房地产政策不断释放“暖意”,1)中央层面:“以稳为主、租购并举”的基调没有改变,宏观政策组合拳有待形成合力改善地产行业的外部环境。2)地方层面:因城施策指导下,预计“四限”宽松政策会继续循序渐进地落地。该行认为房企在本轮降杠杆周期后,在“租购并举”促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的大背景下,为抵御风险增厚利润,会逐步转向新的发展模式:i)更多传统开发商进入代建市场;ii)企业更加注重使用数字化手段专注“精细化管理”。因而,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房企在涉及BIM及技术衍生的应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等方面力求获得先手,从而提升综合实力以形成新的产业链护城河。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