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技术目前仍是世界上尚待成熟的尖端技术,其关键核心技术、可靠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外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起步早,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尚未取得突破。我国的特高压输电网,建设不到10年就具备了世界最高水平,创造了一批世界纪录。晋东南-南阳-荆门线路,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则是世界上同类工程中容量最大、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我国的成就,被国际大电网组织称之为“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迫切需要解决远距离输送电力能源问题。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采用,将会有效提高输送距离,提高输送容量,减少输电损耗,降低输电成本,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我国高度重视特高压输电工程,并明确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按照“科学论证、示范先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的原则进行。

截至2020年3月,我国共有25条在运特高压线路、7条在建特高压线路以及7条待核准特高压线路。2020年,特高压设备投资额达1811亿元。“十四五”期间将核准开工10交10直线路,预计“十四五”期间特高压总投资3000亿元,年均600亿元,线路长度将从2019年的28352公里增长到40825公里;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1.4亿千瓦,累计送电量超过2.5万亿千瓦时。

随着我国“新基建”建设的不断推进,特高压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首先是带动科技创新发展。特高压作为重大的科技创新工程,在提出构想、全面启动之初,国家电网就投巨资建成了国际一流的特高压交流、直流、高海拔、工程力学四个试验基地和大电网仿真、直流成套设计两个研发中心,形成了功能齐全、综合指标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大电网实验研究体系。几年间,国家电网围绕特高压项目,完成了310项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外绝缘设计、电磁环境控制、系统集成、大电网安全运行控制等多个世界难题,逐步掌握了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实验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其次,特高压建设对国内设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更是明显。国内三大特高压实验工程所用设备几乎全部由国内企业提供,工程国产化率达到约95%,设备国产化率达到约91%。通过实验工程,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得到锻炼,科技研发实力大大提高。

       “一带一路”催生国际合作新机遇,国家电网主导突破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迄今为止难度最大、最复杂的一项电力技术成就,彻底扭转了我国电力工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诞生了“中国标准”。国家电网已获20项国际标准主导制定权,中国特高压标准电压已成国际标准。特高压工程的创新实践,让我国电力数十年来,第一次在国际上抢到了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并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标准体系。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以特高压为核心的国际能源合作有望成为我国高新技术海外输出的典型代表。据国家电网统计,国家电网已与周边国家建成10余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计划到2030年建成9项以特高压技术为核心的跨国输电工程。

       特高压技术由于其技术领先、运行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等特性,以此为基础,构建洲际大通道、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消纳,从而降低能源要素价格,最终成就电力“一带一路”升级版。

       经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正逐渐摆脱西方的桎梏,走在世界前列。从被卡脖子到领先全球,我国已经成为下一次电力革命的引领者。特高压已经和5G、高铁一样,成为一张新基建的金名片,激荡起我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澎湃动能。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