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还处于加速创新突破和应用推广阶段,技术和创新竞争格局尚未定型。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性机遇,着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链整体效能。工业互联网由于其赋能、赋智、赋值的行业特性,技术创新活跃,新兴应用频现,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对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升行业发展质量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

从全球趋势来看,智能制造正迎来加速转型、蓬勃发展的时代,市场潜力巨大。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上,我国已初步形成“综合性+特殊性+专业性”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但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积累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利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功能演进。要看到,工业软件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创新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产品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再到市场化全创新周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从工业互联网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在众多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但从专利申请的主体看,我国仍以科研院所为主,企业申请专利所占比重低、高品质专利数量少。为此,我国应在加强工业互联网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优化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工业企业与工业互联网企业针对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如:科大讯飞翻译机4.0新产品支持83种语言在线翻译,能识别用户手势,实现“拿起就说、放下就译”。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并实现成果转化;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软件融合;鼓励龙头型、平台型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采取联合投资方式共建产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体制机制,联合设立技术共享、市场共享的新型科研创新主体。

  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链和创新生态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性、创新链间的耦合性、产业链与创新链间的协同性都相对不足。应通过应用场景创新,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互动,高效地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培育良好生态。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互联网企业等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沿产业链布局延伸。

近年来,我国工业软件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工业软件主要依靠进口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我国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综合运用科技立法、战略规划、财税政策、金融扶持、人才政策等,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链建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信息链、金融链、政策链等融合衔接,打造互相交织、相互支撑、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体系。

数据驱动,以前中国企业出海更多的是看市场的匹配程度,当地优惠的财政税务制度。现在,企业需要用数据和智能化的手段去看清楚当地的人才状况;整体规划,最终一家企业竞争的本质不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需要制定完备的人才发展战略;文化融入,企业在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后,要想留住人才,文化融入至关重要。文化融入包含方方面面,比如当地的法律法规、薪酬制度,新的领导方式等等。

支持产业集群利用工业互联网,促进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转型;鼓励各地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创建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促进平台供需精准对接和协同创新。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企业加入出海大军,“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运营”的行为方式变得越来越受推崇。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