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基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新动能,关乎中国经济的后劲和未来。从短期看,新基建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稳需求、稳就业,是稳经济的现实需要。从中期看,新基建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从长期看,新基建是拓展发展空间、抢占制高点、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所以,从中央到地方,新基建都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从战略到行动都给予高度重视,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都有具体安排。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2022年的主要发力点。“适度超前建设”可以拆分成多个有关联又有区别的词汇,比如适度而超前的建设、适度的超前建设等。对于适度的要求,什么时候提都不为过,因为过度建设显然是不好的。但对于“超前建设”“适度的超前建设”就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了。

      超前、同步、滞后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比较的对象很重要。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技术能力、企业财力、项目盈利能力比,还是与竞争需要、现实需求、潜在需求比?要防止“适度超前”成为拖延建设、贻误战机或者讨价还价的借口。

      以新基建为例,数据中心可以适度超前,人工智能则是越早越好,而充电桩、地下管网数字化改造等可能已经落后于实际需要了。对于5G是否要提“适度超前”仍有一些不同意见。前几年在不同场合都能听到有人强调说现在5G没有应用场景、需求上不来、投资和运维费用太高,所以不应上得太快。显然,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当年3G建设也面临这样的选择,直到苹果手机出现才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好在我们最后的选择是对的,5G建设方面没有错过机会。尽管我们还不知道5G时代的革命性产品是什么,但一定会有,而且只有等有了泛在可靠的5G网络以后才会出现。更何况现在已经有一些显性或隐形需求呼之欲出只欠东风了,比如高清视频无人驾驶数字孪生城市大脑、AR/VR/ MR、产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所以,5G还是应该加快建设才对,几乎不存在是否要适度超前的问题。

      数字经济带有与生俱来的网络效应,供给端与需求端会互相带动,而且最终会倾向于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一旦错过时机,就会“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所以,对于关乎未来竞争制高点争夺的新基建领域,还是要应早尽早、能快尽快。即便是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新基建,建设上可以适度超前,但在技术研发、技术储备方面也应该尽可能超前布局。

      适度超前可能会存在建设资金不足、收益不确定、投资回收期长等问题,可以采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风险资本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加以解决。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