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分析,今年中国计划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至少达到14.8万亿元人民币。很大一部分开支针对的是交通、水利和数字基础设施。其中,只有约30%的项目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和铁路。超半数项目用于支持智能制造业和服务业,如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和技术孵化器等。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刊文称,中国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高于2020年的7.8%,这一目标凸显了中国力争在新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优势的雄心壮志。文章指出,中国将促进5G的商业部署和大规模应用,5G有望促进下一代超高速互联网的实现。此外,中国也提出了发展第六代移动通信(6G)的目标,承诺继续对国内技术部门进行监管,并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法等。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刊文称,中国政府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要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和数字技术赋能。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这种长远规划是非常明智的。基于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国在软件开发、游戏、人工智能和先进机械制造等领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强有力竞争者,不足为奇。

       肯尼亚《星报》网站刊文称,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近期发布的报告,在今年中国高考学生理想的大学专业中,人工智能高居十大热门专业之首,紧随其后的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大数据技术等。过去10年,中国有超过1万名拔尖人才选择攻读基础学科。中国的高等院校贡献了高铁系统、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还积极参与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神舟系列航天器的研发工作。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2022》报告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期刊、顶级会议和知识库出版物的数量方面继续领先世界,其中论文发表数量占比达31%,较202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中国申请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专利,并获得约6%的授权。细分领域亮点纷呈,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大模型、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等领域取得显著技术突破。

       2022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显示,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正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52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超过140EFlops,近5年的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彭博社报道称,新基建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稳增长。其中,数字基础设施是重要领域之一。“对话”网站刊文称,中国政府持续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智能制造”设施和数字经济的建设,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国际社会看好中国新基建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报道称,中国即将迎来一场产业升级,数十个城市将在机器人、云计算和自动化方面取得突破。这种本土技术调整正在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地理布局。新的投资和人口正从沿海中心转移到湖南株洲这样的内陆城市。这些努力也可能重新绘制中国的经济版图:新技术企业数量前所未有地增加,政府正在数据科学、网络安全和机器人等领域培育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公司。这些公司正在努力升级中国的工业基础设施,以迎接中国新的产业升级。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将物联网、5G和区块链等技术引入“数字乡村”。巴西农业新闻网报道说,数字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拥有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支付等技术优势,能够系统性解决农业数字化问题,正成为推动中国农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刊文称,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模式,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使更多中国农民成为电商创业者,对于世界普遍面临的数字鸿沟挑战而言,中国的“数字乡村”试点具有宝贵的参考意义。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